违规经营、虚假宣传
诱导办理培训贷款、退款困难
更有趣的现象还在于,中公教育的低价网课业务可能会抢了自己高价线下课业务的市场。
在公务员考试热潮之下,各种公考培训班也应运而生。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开展的“国税系统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与完善路径研究”显示,国税系统2015-2017年最新入职的公务员中,参加过各种笔试、面试考前培训的比例高达80%。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各培训机构使出浑身解数吸引生源,特别是2010年前后中公教育推出的“不过包退”协议班被业内人士视作“天才发明”。
暴露出诸多问题
在中国,公务员长期以来被视为铁饭碗,深得老一辈人青睐,公务员不只是一份工作,在部分人看来,还是相亲、找对象的首选,也是好学生、努力上进的代表。如此被看好,公务员名额自然是非常抢手。
“你们把课程宣传得这么夸张,真的是为考生着想吗?”执法人员当即责令该公司停止发布该违法广告,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并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加强考点周边宾馆、酒店等市场主体的巡查,提醒告诫经营者严格明码标价、合理定价,认真受理投诉举报,依法严厉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机构分期退款 遭学员拒绝
比起中公教育上市的坦途,华图教育寻求上市的道路则可谓命运多舛。
在2022年半年报中,中公教育表示,自历年招生高峰期的3月以来,众多分支机构先后出现阶段性停课。国考面试、教师和事业单位考试也出现延期情况。“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客观上对培训业务开展造成冲击,对公司业务收款和收入确认均造成不利影响。”
协议班一方面为培训机构带来了大量现金流,它的营收一度占到了中公教育全部收入的近80%;另一方面,中公教育还可以利用公考的周期限制打“时间差”,将吸纳的资金进行对外投资或者购买理财产品。报道显示,2018年-2020年,中公教育仅理财收益就占归母净利润的10%左右。打得一手好算盘的中公教育,一时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
申论主要考察概括能力,回答问题要多分几个维度来思考,比如国家、社会、个人,或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外部和内部,只要条理清晰就可以。
不过也可能是太兴奋了,导致我略微有点审题不清,2021 年最感动的事我答成了 2022 年冬奥会,不过问题不大,我整体论证大方向没错,而且我觉得这是我面试答题状态最好的一次。在考场上我时刻谨记胡老师的教诲,一直在微笑且保持落落大方。
经调查,该公司在抖音平台注册有“XX公考”账号,并利用该账号开展直播,内容为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除“国考、省考一次过,赶紧上车”外,还有“公务员一次上岸精品课”等夸张用语。
可能有人说自己自制力不强,就是想报班让老师监督自己,我觉得这都是借口,还是因为自己的决心不够强,自己要是不能管住自己,谁来都没用。说实话我平时就是个得过且过的人,积极性也不咋高,但是为了能上岸,我就逼着自己学。
消费者在选择成人教育培训时做到以下4点:
一些问题往往都是按照问题的表现,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性质,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写作思路写的,哪方面作为写作重点就要根据具体题目具体分析了。
过去 10 年,国家公务员的招录力度在不断提升,从 2008 年招录 13787 人增加到 2018 年的 28533 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54%;虽然总量在增加,但公考依然是国内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根据中公教育的数据,2017 年度国家公务员招录人数为 27061 人,整体笔试通过率及面试通过率分别约为 8.6%和 33.0%;加上各地方公务员的招录情况,考生对于公考培训有不小的需求。
因此,中公教育的公务员考试培训业务规模增长迅速,2015-2017 年线下学员累计 196.01 万人次,其中公考培训学员为 94.98 万人次。
随着学员增加,营收自然水涨船高。2015-2017 年以及 2018 年 1-4 月,中公教育营收分别为 20.7 亿、25.8 亿、40.3 亿、14.5 亿,国家及地方公务员招录培训、事业单位招录培训、教师资格和教师招录考试培训这三大类业务,为中公教育贡献了 90%的收入,其中又以公务员培训为重,贡献 60%左右的营收。
根据中公教育的公告,2015-2017 年,线上培训的参课人数从 9 万人增加到 58 万人,占总学员比例从 16%提升到 39%,但贡献的收入只从 7%提升至 9.25%。
参课人数增长与营收增长完全不成比例,原因就在于线上授课客单价远低于线下,甚至出现 19.9 元/人次的超低价。长此以往,中公教育的发展可能会遇到挑战。
①申论得分与文笔无关
线上班它的上课的时间地点也都比较灵活,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对没有办法全职备考的伙伴来说比较友好。
中公教育福建分公司:计划分期退费
我是一个热衷于信息收集并横向比较的人(比如我为了买一双靴子可以连续逛一周淘宝翻遍所有评价),所以我从国考笔试成绩出来当晚就一直在刷各种社交软件,看大家的建议和分享。
今天上午8点,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注:下简称“国考”)正式打响报考“发令枪”,招录计划3.71万人、扩招18.7%——这已经是连续第四年扩招。
10月25日下午3点,中公教育(002607.SZ)跌4.04%,报4.28元/股,总市值264亿元。华图山鼎(300492.SZ)跌0.66%,报34.64元/股,总市值48.66亿元。
国考第一天
国考第一天,“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仍在“跌跌不休”。截至10月25日下午3点,中公教育跌4.04%,报4.28元/股,总市值264亿元。
但紧接着,中公教育就开始“变脸”,《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亏损6.03亿元至8.03亿元,这也让中公教育股价再次急转直下。
股价低迷的同时,中公教育的营收也在下降。2022年上半年,中公教育营收22.27亿元,同比下降54.15%。
再看具体产品,中公教育公务员招录培训营收7.18亿元,占总营收的32.24%,同比下降68.99%;事业单位招录培训营收4.35亿元,占总营收的19.55%,同比下降29.64%;教师招录及教师资格培训营收3.87亿元,占总营收的17.38%,同比下降27.67%;综合培训营收6.77亿元,占总营收的30.38%,同比下降50.26%;其他营收1005.31万元,占总营收的0.45%,同比下降63.4%。
2018年2月,华图教育在新三板摘牌,并正式宣布赴港冲击IPO,然而两次冲击港股市场均未果。第二年年初,竞争对手中公教育借亚夏汽车之壳挂牌深交所,成为了A股职业教育第一股。
2019年9月,华图教育再度试图借壳上市,以7.5亿元收购山鼎设计2496万股。11月末,股份完成过户后,华图投资持有山鼎设计30%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华图教育这才上市成功。
资料显示,华图山鼎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357.35万元,同比下降22.28%; 归母净利润亏损148.36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60.95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60.52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72.1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72万元,上年同期为-555.96万元。
10月25日下午三点,华图山鼎(300492.SZ)跌0.66%,报34.64元/股,总市值48.66亿元。
除了股价不佳,华图教育自身也是风波不断。2021年底,华图教育因违法广告先后受到两次处罚,又因统计资料不实,被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给予警告并处1.2万元罚款。
随后,粉笔科技专注于线上公考教育,成为公考赛道里的一匹“黑马”。2021年2月7日,粉笔网实现3.9亿美元A轮融资,是粉笔教育的首笔融资,也是职业教育领域迄今为止单笔最大的投资之一。
粉笔网完成3.9亿美元A轮融资
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粉笔科技营收为14.51亿元,净亏损3.92亿元。对此,粉笔科技表示,2022年上半年若干考试推迟,公司暂停若干地区的线下培训服务,收入也相应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