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将达到474万人,录取率不超过20%,超过300万考研学子注定落榜。这样的数据让很多考研的学生感到担忧和压力。在考研面前,失败似乎是一个必然事件。但是,作为一名考研学子,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生活中的挑战还有很多,机遇也是一样,在漫长的人生路中,“上岸”与否并不会带来人生质的差别。因此,考研并不是人生发展的“唯一选项”,“上岸”更不是一个终点。
考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个需要决心和毅力的过程。但是,即使我们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成功。有时候,我们可以做到最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会成功。而且,在人生中,考研只是一个插曲,它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不管我们考研是否成功,我们都有其他的机会去追求我们的梦想。
2023考研人数474万,录取人数只有125万
对普通人而言,这一生都如履薄冰。在每一轮的筛选,每一次的抉择中,但凡走错一步,可能再难挽回。想要纠错,就要付出巨大成本,还未必成功。
最近20年,2001年的毕业生人数114万,到2023年增至1158万人,22年间增长了10倍多,考研人数也差不多是10倍。
【笔者寄语】考研录取率或不足两成,数百万考生注定要落榜,考生直呼太难了,由此可见考研的上岸难度又上一层楼,所以有考研想法的学生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过考研也不是唯一出路,学生要量力而行,别盲目跟风,以免白白浪费时间。
四是学习方法有问题,考研并不是死记硬背,抱着参考资料一遍一遍的机械背诵,一定要掌握学习方法,要重视真题。英语真题一定要多刷几遍,掌握真题里的词汇长难句。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掌握解题技巧。对于自命题的专业课,真题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几乎每年真题都会有所重复。同时真题反复考察的章节就是考试重点,一定要重点记忆。最后回答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歧视双非的问题。其实越是好的学校越不会歧视。重点关注的是成绩的高低,只要自己成绩够高,没有老师可以歧视和否定自己。
现在各地的企业正在举行招聘会,各类国企以及事业单位都在紧张地进行招聘。大学生也应该利用好自己应届生的身份,为自己的就业谋求更多的可能性。由于在考研复试阶段占用太多时间,学生也没有机会参加实习,因此,笔者还是推荐各类国企,这类企业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求没有那么高。
考研的录取率其实向来都是比较低的,所以素有“精英选拔”之称,只不过现在这种大浪淘沙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果学生没有足够优秀的能力,就很有可能被“大浪”卷走。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上岸”并不是我们人生的终点。无论我们考研是否成功,我们都应该一直努力向前。我们需要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不断地追求我们的梦想。无论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挑战,我们都需要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它们。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坚信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带来成功。
对此有网友表示:不是学生们要内卷,是用人单位要求你考研;还有网友表示:考上了又能怎样,能不能毕业还要两说呢……总而言之,当代的大学生对于考研这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
“院校排名”猛戳这里>>>
最后,除开考研难度,接下来可能是你从来没想过的沦为炮灰的原因,以下所列问题,希望大家永远都不要犯!
1.硬性的报录比,赤裸裸的现实
2.目标院校的花样歧视,层出不穷
3. 普通甚至贫困家庭的同学受到各方阻碍这部分同学大多由于父母不支持,试错成本低而导致心态受到干扰,别人如果考研失败,父母支持二战、出国,乃至本身专业也不缺其他就业机会,但自己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这就会导致心态失衡,将部分注意力分配到整理情绪上,对于学习自然就会少一点。
5.本科学校横插一刀,既要又要还要
6.天赋有限,方法不足,无辜陪跑
7.错过考研重要节点:比如报名、现场确认每年都有人因为错过报名、错过现场确认等未能参加考试,我也是很服!都已经是二十多岁岁的人了,真不知道是为了给自己考不上找借口还是真的这么糊涂,这点小事还是要有意识呀,不然真的好亏!
不夸张的说,十几年前的话考本科挺难的,但是本科生真的很香,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如果那时候谁考上了本科或者研究生,会被认为是祖坟冒青烟了,人中龙凤…今非昔比啊!一旦选择考研这条路,请一定要坚持走到最后,不要中途打退堂鼓事后又后悔不已,愿你心之所向,一往无前。
只不过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遗憾太多,有很多学生初试是顶着“高烧”参加的,成绩也就大受影响,而且复试也出现了很多变数,比如之前有不少考生因天气、路程以及个人原因错过了复试,总之就是上岸之路“一步一个坎”。
那么考研小白应该如何搜集信息呢?应该搜集什么信息呢?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大家,关注官网信息,关注研招网、学信网目标院校的研招网,以及所报考学校的官网,可以查询院校政策,提供网上报名及调剂院校信息。考试大纲,历年录取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考研信息。要多关注学信网。
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同学确实是有在认真复习,但是奈何没有搞清楚考研的本质,复习没有侧重点,考研是选拔性考试,且是一个有时间限制的考试,除了努力,方法也同样重要。单位时间内提高效率是比什么都明智的做法,望周知!
笔者希望学生们能够理智地看待考研这件事,有想法,全力以赴,能考上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像上面的那位同学,连续几次都没有考上,最后让自己陷入内耗,实在是得不偿失。
但官媒的一句话说得很对,不管上岸与否,人生也才刚刚开始,所以考生要学会自我调整,正确看待考研这件事,就算没上岸,学生也有很多的选择。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所以你看,对于大学生来说,有很多的出路可以选择,当然笔者不是让大家都去捡破烂和养猪场,笔者的意思是,360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眼界应该更加开阔,而不是只把自己困在考研这一条路上。
笔者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位心理学的大学生经历了四次考研,但是四次都失败,每一次都只差了一点点,最后一次只差了两分。
三跨最难,同样也是不接受反驳的那种难,三跨考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勇气!三跨除了要面对搜集院校报录数据信息、搜集专业资料、找资源的问题,还要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可能是家人的反对,身边朋友的不看好,还有自己内心偶尔不坚定的崩溃,不知道能不能考过那些本专业研友……
考研,这种感觉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等到了上考场的那一刻,灯亮了,你发现有的人忘加洗衣粉,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机。但只要你认真地洗过了每一个地方,那件衣服一定可以光亮如新的,而你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时都会想起这段岁月。
根据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虽然录取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但是也呈现下降的趋势,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供求关系,报考的考生成倍增长,纵然有些学校也在扩招,但扩招的幅度远不及考生的增长幅度,所以录取率自然就会下降。